2025年04月11日来源:不详0
深夜的实验室仍亮着灯
杨旭东正在电路工作台上
调试着最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均衡器
作为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博士生
屏幕上跃动的波形
早已融入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日常
从2015年以专科生身份来到云经管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
到目前在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杨旭东用十年时间
完成了专升本、考研、考博的三次跨越
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进阶
他就像“升级打怪”般
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高中毕业学校:昆明市第十六中学
“把实验室算法部署到硬件,像解开一道立体拼图。”
作为昆理工教授团队的核心成员
目前,杨旭东手握
4篇中科院SCI论文、2项发明专利
更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的获奖者
他主导的“小型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项目
攻克了算法与硬件协同难题
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IF=9.36)发表的论文
更成为了电池均衡领域的破局方案
“串联蓄电池组三重模块化
并行反激式能量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串联锂离子电池组
P-C-C-P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两个专利,结合相应算法
能够估算每节电池的寿命和电量
通过该方式
可使每个电池的电量趋于一致
进而有效延长电池组的使用时间
这种创新的技术融合
不仅能提升电池组的性能表现
还将为诸多依赖电池供电的领域带来
更可靠、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回望求学成长足迹
杨旭东心生感慨,他笑说:
“是母校读专科时的电路实验课,为我后面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当时觉得能修变电站就很酷!”
在云经管实训室里
专业教师乔琳带着他们用万用表“解剖”电路板
“云经管领先的实验实训设备,
丰富的实训课程,为我的实践能力打下了基础。”
那些被同龄人抱怨“脏累苦”的实验课
反而让他触摸到电力的温度
“感谢云经管给的试错空间——电路烧坏十次,老师却说‘下次换个接法’。”
专科毕业时
他在老师的鼓励下毅然选择升学
“当时,学校大力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学历提升,并给专升本学子一系列的扶持与帮助。”
学校专门邀请专业教师
为大家开设专项辅导班
不仅贴心地提供住宿
还免除了大部分的补习费用
备考期间,老师们还会帮忙协调实习与复习时间
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现在想来,母校最硬核的‘隐藏福利’
当属对专升本学子的帮扶。”
在云经管读专科的日子
让杨旭东深深感受到
“这里不是终点站,而是梦想的中继站。”
也是在云经管的日子让杨旭东
从懵懂迷茫到幡然醒悟
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并付诸于行动
在云南农业大学读本科时
他带着专科阶段练就的“动手基因”闯入理论研究
当同学对着硬件电路皱眉时
他熟练的打开了PCB设计软件笔记
那是乔琳老师
当年教给他的“独家秘籍”
在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时
云经管的经历让他早已习惯
将失败视作波形图上必然存在的谐波
“云经管的实训让我不怕试错。”
从EI会议到中科院二区期刊
他带着专科积累的硬件思维
在软件编程领域闯出新天地
2015年那个在云经管实训室
手忙脚乱接电路的少年
大概想不到十年后的自己正在设计电池系统
杨旭东说:“云经管教会我:人生就像三相电路——看似复杂的路径,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相位平衡。
学弟学妹们,我可以,你们也可以!”
↑ 上一篇:云经管女生获专升本免试,还被学校奖励50万!
↓ 下一篇:从战士到硕士,云经管女生考研上岸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