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院首页  |   招生咨询:0871-68314770

信以致远  智创未来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当前位置: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浏览文章

【学习交流】我校承办的2025“融合创新、AI赋能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5年04月27日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0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实践建设,促进高校电类专业高质量发展4月26日2025融合创新、AI赋能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交流昆明成功举办。此次交流会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承办,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西南地区工委会、西南地区高校电工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信息工程核心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电磁场课程虚拟教研室、电路与电子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协办。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交流会。

【学习交流】我校承办的2025“融合创新、AI赋能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 第 1 张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李红育出席交流会并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推动课程教材体系智能化升级、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实践模式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他强调,此次交流会旨在搭建跨区域、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高校电类专业的创新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交流会的第一部分为专家主题报告,四位知名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了前沿成果。

东南大学孟桥教授以《人工智能助教助学现状分析——以信号系统为例》为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信号系统课程案例,展示了智能助教系统如何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电子科技大学潘锦教授聚焦教材创新,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第6版)》的编写理念与新意,强调数字化、可视化资源在抽象理论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电子科技大学何松柏教授在《AI赋能电路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报告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电路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智能仿真、虚拟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重庆大学周静教授分享了《电工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动态更新、交互融合”的建设思路,为高校数字教材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微信图片_20250426163917.jpg

会议的第二部分围绕“数智赋能:新时代教育实践与探索”主题展开圆桌讨论。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型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生态。

微信图片_20250426165222.jpg

本次交流会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平台,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各高校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时代课程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供稿人:郑玉莉

一审:郑玉莉

二审:乔琳

三审:滕人超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